1。老老实实看理力和平统,写作业和做题,要多做题,每门课给20h
2。好好准备英语考试,背单词和写练习题
3。适当看一些matlab
4。确定一个课题,找个组安顿下来,适当看些文献(1篇)
5。好好陪家人
6。锻炼身体,减肥
7。争取完成这个计划……
Saturday, February 25, 2006
转载小宝的blog文章一篇
乱语
我读过最多遍的书是面包树上的女人。
其实没有什莫意思,向好里说是一部编年史,刻薄些便是一部流水账。
因为那时是军训,这是能看到的仅有的有些意思的书。
看过得人都会喜欢林方文,虽然他没有责任感,但这样一个才子为女人写新年之歌,就算心如钢铁也成绕指柔。
后来看人采访张小娴,原来这部故事发生在她自己身上。
只是浪漫不能生存,故事和现实的最终结局两个人都只有分手。
张小娴写了面包树三部曲,第一部是玫瑰诞生,第二部是玫瑰死亡,第三部是面包再生,要女人学会自立,立意很高尚。
可我们学校图书馆只买第一部,这就是教人只要玫瑰,不要面包。
强烈抗议学校图书馆只买半套书的行为,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买正版。
特别是阿加沙克丽斯蒂的推理小说,要不你就不买,要不你就买全套,推理小说让人看一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小棍评曰:前半部分抒情,后半部分议论,但没跑题……
我读过最多遍的书是面包树上的女人。
其实没有什莫意思,向好里说是一部编年史,刻薄些便是一部流水账。
因为那时是军训,这是能看到的仅有的有些意思的书。
看过得人都会喜欢林方文,虽然他没有责任感,但这样一个才子为女人写新年之歌,就算心如钢铁也成绕指柔。
后来看人采访张小娴,原来这部故事发生在她自己身上。
只是浪漫不能生存,故事和现实的最终结局两个人都只有分手。
张小娴写了面包树三部曲,第一部是玫瑰诞生,第二部是玫瑰死亡,第三部是面包再生,要女人学会自立,立意很高尚。
可我们学校图书馆只买第一部,这就是教人只要玫瑰,不要面包。
强烈抗议学校图书馆只买半套书的行为,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买正版。
特别是阿加沙克丽斯蒂的推理小说,要不你就不买,要不你就买全套,推理小说让人看一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小棍评曰:前半部分抒情,后半部分议论,但没跑题……
失业的生活……
现在我处于失业阶段,因为现在小本要做科研,就要下实验室,就要找老板(导师)。于是我就随大流一起去找了来着。不料,现在物理系的市场俨然是供大于求,两三百号人,去抢十二三个老师(就这样还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显然我们这种边缘人士会被挤掉。
更何况我还不太会面试。一个老师面我(他是做实验的)我就跟他扯理论物理多么好,多么崇高,多么有前途……,一个光学的老师面我,我就给他说我想做凝聚态。当然我在这两个组就挂了,但是,我在理论凝聚态组同样挂了……于是我就失业了,再就业都困难。
刚才在看电影,Shawshank Redemption,好电影,就是没字幕……不过我颇欣赏里面的台词: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and good thing will not die(好像如此吧,我听力不好)
——以这句话自勉
PS:今天小宝要来看我了,很高兴,不过刚才看了她的blog,发现她比我还懒……
今天去给老男人报新东方,也不知小满暑假回来不,总之,暑假还是比较期待。
更何况我还不太会面试。一个老师面我(他是做实验的)我就跟他扯理论物理多么好,多么崇高,多么有前途……,一个光学的老师面我,我就给他说我想做凝聚态。当然我在这两个组就挂了,但是,我在理论凝聚态组同样挂了……于是我就失业了,再就业都困难。
刚才在看电影,Shawshank Redemption,好电影,就是没字幕……不过我颇欣赏里面的台词: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 and good thing will not die(好像如此吧,我听力不好)
——以这句话自勉
PS:今天小宝要来看我了,很高兴,不过刚才看了她的blog,发现她比我还懒……
今天去给老男人报新东方,也不知小满暑假回来不,总之,暑假还是比较期待。
Tuesday, February 21, 2006
好几天没来了……
发现自己上了大学还真是变懒了……
说说非物理的内容,不过背景还是今天的量子力学课。物理系常以僧多尼少著称于世,即使有女生,也长得像男生。大家每天挤在一起,闻着汗味和脚臭味,又加上青春期男人常见的荷尔蒙分泌失调,再加上现在北半球的季节,思春是很正常的事。
啊~春天来了~草绿了~小鸟也开始互相追逐了~我们却要被困在狭窄的教室里……过暗无天日的生活……并且还是上号称“量子力学量力学”的天字一号杀手课……多么对不起自己啊!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大家情绪低沉之际,突然来了一群身材够火辣,穿着够劲爆的美女!物理系的和尚哪受得了这种刺激,纷纷浮想联翩起来
后来猜测,可能是高年级的师姐,考挂了来重修的。有人告诉我:我要是老师,就天天拖堂,还要出些难题让她们来答疑,最后再让她们挂,明年再教一次……
看来做美女也是有代价的
ps:第一个给我留言的居然是小满,太high了,只是我曾经想在你的blog上留言,可怎么也发不了,不知是什么问题。到时若是回来了,一定要跟我联系,来北京我罩你,其他人来了我都让他们住流浪人员收容站,你来了就住高级流浪人员收容站……
再PS一下,我前几天就写好了,可是不知何故给我存了草稿而没发出来……
说说非物理的内容,不过背景还是今天的量子力学课。物理系常以僧多尼少著称于世,即使有女生,也长得像男生。大家每天挤在一起,闻着汗味和脚臭味,又加上青春期男人常见的荷尔蒙分泌失调,再加上现在北半球的季节,思春是很正常的事。
啊~春天来了~草绿了~小鸟也开始互相追逐了~我们却要被困在狭窄的教室里……过暗无天日的生活……并且还是上号称“量子力学量力学”的天字一号杀手课……多么对不起自己啊!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正当大家情绪低沉之际,突然来了一群身材够火辣,穿着够劲爆的美女!物理系的和尚哪受得了这种刺激,纷纷浮想联翩起来
后来猜测,可能是高年级的师姐,考挂了来重修的。有人告诉我:我要是老师,就天天拖堂,还要出些难题让她们来答疑,最后再让她们挂,明年再教一次……
看来做美女也是有代价的
ps:第一个给我留言的居然是小满,太high了,只是我曾经想在你的blog上留言,可怎么也发不了,不知是什么问题。到时若是回来了,一定要跟我联系,来北京我罩你,其他人来了我都让他们住流浪人员收容站,你来了就住高级流浪人员收容站……
再PS一下,我前几天就写好了,可是不知何故给我存了草稿而没发出来……
Thursday, February 16, 2006
发现我还真是个非主流人士……
今天去跟基元、猴子等人找老师问关于科研的事,发现我们对科研的态度真是大有不同啊。他们都把科学看得很高尚,认为“ 人总要有点追求”、“要是想挣钱我早就去隔壁学校了”。我终于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没什么追求的人……
其实我也不是很重视钱的人,但是现在的物理真的很难引起我的兴趣。70%的凝聚态,说实话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做实验出了结果就给一个唯象解释的东西,这玩艺是算不上科学的。科学至少也该给人一些看见后就能眼前一亮的思想(!),记住,是思想,而不是钱,不是文章,不是这那那这的一系列浮云。如果这些都做不来,我还是挺喜欢一些diy的东西。每当做成一件事——不管有多么不好(这个blo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还是会很哈皮,好有成就感啊!还是那句话,人活着不过是为了点成就感。
另外扯一句,大家现在怎么都那么愤青了?要宽容,要宽容,不要动不动就扯着嗓子喊,好好说我也能听懂……
其实我也不是很重视钱的人,但是现在的物理真的很难引起我的兴趣。70%的凝聚态,说实话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做实验出了结果就给一个唯象解释的东西,这玩艺是算不上科学的。科学至少也该给人一些看见后就能眼前一亮的思想(!),记住,是思想,而不是钱,不是文章,不是这那那这的一系列浮云。如果这些都做不来,我还是挺喜欢一些diy的东西。每当做成一件事——不管有多么不好(这个blog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还是会很哈皮,好有成就感啊!还是那句话,人活着不过是为了点成就感。
另外扯一句,大家现在怎么都那么愤青了?要宽容,要宽容,不要动不动就扯着嗓子喊,好好说我也能听懂……
[闲话]一下贴了这么多,甚是有成就感啊!
好像是觉得自己没白活这一年……呵呵,正如我一贯所认为的,人活着,不过是为了那么点成就感……
不过各位看官可要仔细些哦,按时间顺序,这些文章倒是越写越短了,长度是时间的单减函数……@#!$#%%$^?*@%#*!……
看来人是会越变越懒的……
sigh……
……
不过各位看官可要仔细些哦,按时间顺序,这些文章倒是越写越短了,长度是时间的单减函数……@#!$#%%$^?*@%#*!……
看来人是会越变越懒的……
sigh……
……
读书笔记系列之三:旅人(汤川秀树自传)
本文写于2006年1月,当时是寒假,与寝室牛人同上新东方
<旅人>一书是汤川秀树的自传,记述了他从出生到发表介子理论的生活历程。注意,不是他的全部生活历程,甚至连他的全部工作历程都算不上,只有他的全部受教育历程。
对这本书我的看法是:首先,这本书受意识流的影响很深,颇有些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注:我不是学文学的,语文知识匮乏,不知这本书算不算意识流),文中有大段的描写,主要是风景类——一本自传以描写而不是叙事为主可以被看成是很失败的,至少我这样想。
其次,这本书是由汤川本人发表在朝日新闻上的一系列连载文字收集而成,是严格的时间顺序,如果想研究一个科学家的学习历程而不是研究历程可以参考。
第三,从汤川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一个理论物理工作者若要弄出些惊世骇俗的东西,首先要选对研究方向,以汤川为例,当时他们实验室有两个主要课题,一个是流体力学,一个是量子论,汤川本人出于兴趣选了后者。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但当时情况并不那么明显 ——其实当时的日本物理在世上地位和现在中国差不多,我觉得。
第四,与我以前一直主张的观点一致,作理论的要把讲课作为自己的另一主业,至少是在出名之前。另外,不喜欢讲课和讲得不好没关系,但是要能找到一些有前途的学生(当然rp在其中占了很重要的成分)。
第五,确实要在很早就开始看外文书籍以及,很重要的是,paper
第六,争取娶个好老婆,汤川本人本姓小川,后来入赘汤川家改了姓,娘家是个医生,颇有些钱,小川家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家境不算很好。不过汤川的几个兄弟除了战死的也都成了大学教授。
总之,这本书有些意义的都在这里了,图书馆还有一本,不过不建议大家读——当然,像学习如何把儿子培养成理论物理男的可以看一下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旅人>一书是汤川秀树的自传,记述了他从出生到发表介子理论的生活历程。注意,不是他的全部生活历程,甚至连他的全部工作历程都算不上,只有他的全部受教育历程。
对这本书我的看法是:首先,这本书受意识流的影响很深,颇有些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注:我不是学文学的,语文知识匮乏,不知这本书算不算意识流),文中有大段的描写,主要是风景类——一本自传以描写而不是叙事为主可以被看成是很失败的,至少我这样想。
其次,这本书是由汤川本人发表在朝日新闻上的一系列连载文字收集而成,是严格的时间顺序,如果想研究一个科学家的学习历程而不是研究历程可以参考。
第三,从汤川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一个理论物理工作者若要弄出些惊世骇俗的东西,首先要选对研究方向,以汤川为例,当时他们实验室有两个主要课题,一个是流体力学,一个是量子论,汤川本人出于兴趣选了后者。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但当时情况并不那么明显 ——其实当时的日本物理在世上地位和现在中国差不多,我觉得。
第四,与我以前一直主张的观点一致,作理论的要把讲课作为自己的另一主业,至少是在出名之前。另外,不喜欢讲课和讲得不好没关系,但是要能找到一些有前途的学生(当然rp在其中占了很重要的成分)。
第五,确实要在很早就开始看外文书籍以及,很重要的是,paper
第六,争取娶个好老婆,汤川本人本姓小川,后来入赘汤川家改了姓,娘家是个医生,颇有些钱,小川家有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家境不算很好。不过汤川的几个兄弟除了战死的也都成了大学教授。
总之,这本书有些意义的都在这里了,图书馆还有一本,不过不建议大家读——当然,像学习如何把儿子培养成理论物理男的可以看一下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读书笔记系列之二:The New World of Mr Tompkins
本文写于2005年9月,军训刚归来时:)
暑假读了Gamov和Stannad的‘New world of Mr Tompkins’,觉得很有趣,有必要写一些东西记录一下。
‘New world of Mr Tompkins’, 是’Tompkins in paperback’ 的改版,后者一译《物理世界奇遇记》成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的确是本经典著作了。’New world of Mr Tompkins’这本书是Stannad于本世纪改写的,在原著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实验现象与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新进展,同时也尽量保持了原著的风格。
先说一下书的内容,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近代物理教参,内容基本与叶延林老师本学期开设的近代物理重复,第一章是狭义相对论(主要重视尺缩钟慢等效应),接下来是广义相对论初步,现代宇宙学初步,定性量子力学(讲了大概三章左右,对不确定关系等有比较着重的描述),原子物理和反物质(其间涉及了统计物理的一些定性内容),核物理和亚原子粒子物理(夸克,胶子,介子,重子,轻子,玻色子,强子(好像不能并列吧,不过已经记不清了)……),最后一大块主要是讲参观加速器。书中公式极少,几乎全是定量的内容,但作为一本入门的科普级读物,本书是相当不错的,内容也比较翔实,同时不乏形象性与科学性。
书的形式的确很好。全书以一个银行职员与物理教授的女儿相知,相爱,结婚为主线(我从没见过这么浪漫的物理……估计是见识太少了)每个专题大致分为两部分,先讲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多数时间是Tompkins在课堂上做的梦,所以可以荒诞一些,通过改变物理常数,用细致的描写把平时一些无法被人观察到的物理效应较明显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第一章城市速度极限,就虚拟了一个光速只有不到50km/h的城市(这个好像很出名了,不少讲狭义相对论的教材都引了这个例子)这部分例子极多,十分具体,完全不抽象!专题的第二部分则往往是教授的讲课笔记,内容基本上是我们的讲义……科学性比第一个强不少。
作者对艺术这东西好象很感兴趣。在书中,教授的女儿原来是学物理的,后来转专业去学绘画了(多像元培啊)。而书中有一章,讲宇宙膨胀的,就干脆写成了一个歌剧剧本(这一章好难懂啊,为了押韵把好多词拼写改了)顺便说一下,书中的插图也很精美,与内容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西方的书这一点确实做得比较好,想象力丰富又不失科学性。相比之下,我们的科普,给我的印象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蓝猫淘气3000问了(……我认识一个小朋友每天都要看,还要拉着我看)我觉得中国学科学的(不仅是作科普的)学究气都很重啊,比如我就是,从来不喜欢和小孩子玩,这样做所谓科普肯定不怎么样吧(don’t B4 me)。
原著成书时间过老,所以会有一些错误,好像第一章那个骑自行车的人变瘦就是一个例子(应该是有一个旋转效应的)好在Stannad进行了改写,修正了类似的一些错误并且增加了一些现代内容(至少就我所知没有发现不太科学的地方),比如CERN(好像是欧洲的一个大加速器)中进行的一些实验。改编者在序中还特意写道,尽量的保证了两部分风格的一致性。在我看来,这一点完成得不错。
最后再特别说一句,我是军训期间读完这本书的,本书陪我度过了精神贫乏的军训时光,对我来说也算是有特殊的意义吧。在此特别感谢两位作者,感谢剑桥大学出版社,感谢北京大学图书馆……(感谢个没完了,呵呵),也推荐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去看一下。
暑假读了Gamov和Stannad的‘New world of Mr Tompkins’,觉得很有趣,有必要写一些东西记录一下。
‘New world of Mr Tompkins’, 是’Tompkins in paperback’ 的改版,后者一译《物理世界奇遇记》成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的确是本经典著作了。’New world of Mr Tompkins’这本书是Stannad于本世纪改写的,在原著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实验现象与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新进展,同时也尽量保持了原著的风格。
先说一下书的内容,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近代物理教参,内容基本与叶延林老师本学期开设的近代物理重复,第一章是狭义相对论(主要重视尺缩钟慢等效应),接下来是广义相对论初步,现代宇宙学初步,定性量子力学(讲了大概三章左右,对不确定关系等有比较着重的描述),原子物理和反物质(其间涉及了统计物理的一些定性内容),核物理和亚原子粒子物理(夸克,胶子,介子,重子,轻子,玻色子,强子(好像不能并列吧,不过已经记不清了)……),最后一大块主要是讲参观加速器。书中公式极少,几乎全是定量的内容,但作为一本入门的科普级读物,本书是相当不错的,内容也比较翔实,同时不乏形象性与科学性。
书的形式的确很好。全书以一个银行职员与物理教授的女儿相知,相爱,结婚为主线(我从没见过这么浪漫的物理……估计是见识太少了)每个专题大致分为两部分,先讲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多数时间是Tompkins在课堂上做的梦,所以可以荒诞一些,通过改变物理常数,用细致的描写把平时一些无法被人观察到的物理效应较明显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第一章城市速度极限,就虚拟了一个光速只有不到50km/h的城市(这个好像很出名了,不少讲狭义相对论的教材都引了这个例子)这部分例子极多,十分具体,完全不抽象!专题的第二部分则往往是教授的讲课笔记,内容基本上是我们的讲义……科学性比第一个强不少。
作者对艺术这东西好象很感兴趣。在书中,教授的女儿原来是学物理的,后来转专业去学绘画了(多像元培啊)。而书中有一章,讲宇宙膨胀的,就干脆写成了一个歌剧剧本(这一章好难懂啊,为了押韵把好多词拼写改了)顺便说一下,书中的插图也很精美,与内容的配合堪称天衣无缝。西方的书这一点确实做得比较好,想象力丰富又不失科学性。相比之下,我们的科普,给我的印象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蓝猫淘气3000问了(……我认识一个小朋友每天都要看,还要拉着我看)我觉得中国学科学的(不仅是作科普的)学究气都很重啊,比如我就是,从来不喜欢和小孩子玩,这样做所谓科普肯定不怎么样吧(don’t B4 me)。
原著成书时间过老,所以会有一些错误,好像第一章那个骑自行车的人变瘦就是一个例子(应该是有一个旋转效应的)好在Stannad进行了改写,修正了类似的一些错误并且增加了一些现代内容(至少就我所知没有发现不太科学的地方),比如CERN(好像是欧洲的一个大加速器)中进行的一些实验。改编者在序中还特意写道,尽量的保证了两部分风格的一致性。在我看来,这一点完成得不错。
最后再特别说一句,我是军训期间读完这本书的,本书陪我度过了精神贫乏的军训时光,对我来说也算是有特殊的意义吧。在此特别感谢两位作者,感谢剑桥大学出版社,感谢北京大学图书馆……(感谢个没完了,呵呵),也推荐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去看一下。
读书笔记系列之一:约翰·惠勒自传——物理学历史与未来的见证者
本文写于2005年6月,最早发表于系版bbs(cube),当时文笔很幼稚啊
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说说我看了《约翰•惠勒自传》后的想法。这本书是我在本学期读完的少数几本书之一。考虑到我连课本都没看完过,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先说一下惠勒其人。他生于巴尔的摩,好像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他出生时,世界物理的中心还在欧洲,而他本人是美国本土培养的最早几批物理学家之一,目睹了世界物理中心横跨大西洋,也见证了20世纪理论物理的发展。惠勒本人没得过什么奖(好像只有一个费米奖,表彰他对军方的贡献),而他曾和玻尔,爱因斯坦共事,还有劳伦斯,奥本海默等人,他有一个学生叫费曼。这些人就应该够了。他在普林斯顿,奥斯丁,北卡教堂山还有其他一些学校教过书,发表过一些关于理论物理的文章。关于他本人的情况,我大概还记得这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下。
书的最开始很有趣,讲的是他们研究原子弹的情况。从第三章才开始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全部经历。这样安排显然是有用意的,因为惠勒本人也承认,这是美国物理界最兴旺的时期:处在一个物理观念刚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欧洲的主要物理学家都迁至美国,所有人都为了一个目标团结一致的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不难看出这段时间在惠勒心中的地位。
其实惠勒本人在美国科学界貌似是个反潮流的人物。他是很鼓吹美帝国主义那一套的。比如,很多从事原子弹建造的人在见证原子弹的毁灭性效果后,都产生了一种负罪感,而抵制氢弹的制造。惠勒却是致力于这件事的(他的学生有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并且跟他私交甚厚)。虽然这件事影响了他钟爱的研究工作,但他还是以“为国家效力”为荣。并且,与大部分学术界同仁不同,他支持越战。他还认为共产主义是对世界安全的威胁。我想这与个人经历有关。他有个弟弟,布朗大学历史系毕业。毅然投笔从戎,最后在44年底战死在意大利。遗骨在战后才找到。惠勒对此一直有负罪感。他总是觉得,如果早点研究出核弹,他弟弟就不会死。
说到这里顺便插一句,科学家的政治态度往往很有趣。以前我看过关于哈伯的一篇文章。哈伯是合成氨的发明者(1905年化学奖)。可他在一战时去为德国研究毒气并且很狂热。他老婆也是搞化学的,比较理智,很反对他去搞毒气研究。最后多次劝阻未遂,他老婆在他面前开枪自杀以期达到促使他觉醒的目的。结果,哈伯先生好像当天晚上就带着极少的行李搬到毒气实验室去住,直到战败。还有海森堡,前几天《哥本哈根》提到过的。惠勒在文中也说到过他,说海森堡在一个研讨会上见到惠勒,海氏很得意的说他夏天要到巴伐利亚参加一个机关枪训练。后来海氏见到德国战败在即,就开始逃离实验室。路上遇见哨兵,按德国法令,逃兵要就地正法。海森堡用一包香烟换了自己一条命。海氏结局很惨,他被掳到美国,但西方学术界根本没人理他。最后自己默默死掉了。再联想到著名绿党分子李远哲先生,听说他虽然签了个什么宣言,最后还是投了阿扁的票,哈哈,哈哈。
其实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很想知道我们的两弹元勋,当时是什么心态,以及我处在他们的情况下,自己该怎么办。我不能保证他们是不是受了一些政治上的推动,但我希望他们当时也像美国人造原子弹那样吧——那是最理想的状态了,自发的,一致的,罕见的自组织结构,还有一定稳定性,不受小扰动干扰。不过说实话,我不太认同那些80年代之后回来叶落归根的老先生——有几个现在很出名啊,俨然是娱乐界而非科技界泰斗(扯远了)。我想,如果我处在邓稼先先生和王淦昌先生等人的境遇下(当然我没那么大能耐,yy一下)
我也是会像他们一样做的。毕竟那时我们还不太安全,如巴斯德所说,科学家也有自己的祖国。当然,我承诺,假如以后中国强大了,成世界第一了,开始用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去威慑别人了,我个人会抵制的。国防无论如何都只该保卫本土安全。
扯得远多了,再说一下书中的一些学术观点。本书把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要观点都串了一遍,在书中,惠勒有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理论物理的前沿总是把常见情况推到极限所产生的。比如,物体低速运动有经典力学,那速度很高接近光呢?就要考虑相对论效应。质量极大的物体,会引力坍缩吧,有可能产生黑洞。所以,惠勒有段时间一直在研究一种叫重力电磁体(geon)的东西,电磁波有能量,能量等效于质量,又会产生引力,那产生的引力如果让电磁波都无法逃逸呢?这种东西叫重力电磁体,很有趣。另外,关于黑洞,有一个舒瓦茨希尔德奇点,就是说黑洞内部只有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这好像是算出来的。惠勒表示,自己不信这个,他觉得,自然界总会产生一些现在不知道的效应抵制这种奇点(前不久不是有个夸克星的讲座么),对此,惠勒表示,希望后人能探索出一些新东西来。
最后说一句,这本书是台湾人翻译的,不是很地道,有些语句能明显看出英文痕迹。我觉得好书应该找些牛人好好翻译一下。另外,因为算是抛砖引玉,也希望有牛人能写一篇比拙作更好的读后感。
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说说我看了《约翰•惠勒自传》后的想法。这本书是我在本学期读完的少数几本书之一。考虑到我连课本都没看完过,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先说一下惠勒其人。他生于巴尔的摩,好像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他出生时,世界物理的中心还在欧洲,而他本人是美国本土培养的最早几批物理学家之一,目睹了世界物理中心横跨大西洋,也见证了20世纪理论物理的发展。惠勒本人没得过什么奖(好像只有一个费米奖,表彰他对军方的贡献),而他曾和玻尔,爱因斯坦共事,还有劳伦斯,奥本海默等人,他有一个学生叫费曼。这些人就应该够了。他在普林斯顿,奥斯丁,北卡教堂山还有其他一些学校教过书,发表过一些关于理论物理的文章。关于他本人的情况,我大概还记得这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下。
书的最开始很有趣,讲的是他们研究原子弹的情况。从第三章才开始按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全部经历。这样安排显然是有用意的,因为惠勒本人也承认,这是美国物理界最兴旺的时期:处在一个物理观念刚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欧洲的主要物理学家都迁至美国,所有人都为了一个目标团结一致的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不难看出这段时间在惠勒心中的地位。
其实惠勒本人在美国科学界貌似是个反潮流的人物。他是很鼓吹美帝国主义那一套的。比如,很多从事原子弹建造的人在见证原子弹的毁灭性效果后,都产生了一种负罪感,而抵制氢弹的制造。惠勒却是致力于这件事的(他的学生有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并且跟他私交甚厚)。虽然这件事影响了他钟爱的研究工作,但他还是以“为国家效力”为荣。并且,与大部分学术界同仁不同,他支持越战。他还认为共产主义是对世界安全的威胁。我想这与个人经历有关。他有个弟弟,布朗大学历史系毕业。毅然投笔从戎,最后在44年底战死在意大利。遗骨在战后才找到。惠勒对此一直有负罪感。他总是觉得,如果早点研究出核弹,他弟弟就不会死。
说到这里顺便插一句,科学家的政治态度往往很有趣。以前我看过关于哈伯的一篇文章。哈伯是合成氨的发明者(1905年化学奖)。可他在一战时去为德国研究毒气并且很狂热。他老婆也是搞化学的,比较理智,很反对他去搞毒气研究。最后多次劝阻未遂,他老婆在他面前开枪自杀以期达到促使他觉醒的目的。结果,哈伯先生好像当天晚上就带着极少的行李搬到毒气实验室去住,直到战败。还有海森堡,前几天《哥本哈根》提到过的。惠勒在文中也说到过他,说海森堡在一个研讨会上见到惠勒,海氏很得意的说他夏天要到巴伐利亚参加一个机关枪训练。后来海氏见到德国战败在即,就开始逃离实验室。路上遇见哨兵,按德国法令,逃兵要就地正法。海森堡用一包香烟换了自己一条命。海氏结局很惨,他被掳到美国,但西方学术界根本没人理他。最后自己默默死掉了。再联想到著名绿党分子李远哲先生,听说他虽然签了个什么宣言,最后还是投了阿扁的票,哈哈,哈哈。
其实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很想知道我们的两弹元勋,当时是什么心态,以及我处在他们的情况下,自己该怎么办。我不能保证他们是不是受了一些政治上的推动,但我希望他们当时也像美国人造原子弹那样吧——那是最理想的状态了,自发的,一致的,罕见的自组织结构,还有一定稳定性,不受小扰动干扰。不过说实话,我不太认同那些80年代之后回来叶落归根的老先生——有几个现在很出名啊,俨然是娱乐界而非科技界泰斗(扯远了)。我想,如果我处在邓稼先先生和王淦昌先生等人的境遇下(当然我没那么大能耐,yy一下)
我也是会像他们一样做的。毕竟那时我们还不太安全,如巴斯德所说,科学家也有自己的祖国。当然,我承诺,假如以后中国强大了,成世界第一了,开始用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去威慑别人了,我个人会抵制的。国防无论如何都只该保卫本土安全。
扯得远多了,再说一下书中的一些学术观点。本书把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要观点都串了一遍,在书中,惠勒有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理论物理的前沿总是把常见情况推到极限所产生的。比如,物体低速运动有经典力学,那速度很高接近光呢?就要考虑相对论效应。质量极大的物体,会引力坍缩吧,有可能产生黑洞。所以,惠勒有段时间一直在研究一种叫重力电磁体(geon)的东西,电磁波有能量,能量等效于质量,又会产生引力,那产生的引力如果让电磁波都无法逃逸呢?这种东西叫重力电磁体,很有趣。另外,关于黑洞,有一个舒瓦茨希尔德奇点,就是说黑洞内部只有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这好像是算出来的。惠勒表示,自己不信这个,他觉得,自然界总会产生一些现在不知道的效应抵制这种奇点(前不久不是有个夸克星的讲座么),对此,惠勒表示,希望后人能探索出一些新东西来。
最后说一句,这本书是台湾人翻译的,不是很地道,有些语句能明显看出英文痕迹。我觉得好书应该找些牛人好好翻译一下。另外,因为算是抛砖引玉,也希望有牛人能写一篇比拙作更好的读后感。
“小棍的杂货篮子”开张了!
这个学期开始,我的计划之一就是给自己建一个网志。看来现在这个愿望已经成功一小部分了,对此我很欣慰,毕竟我不是一个很有恒心的人,能坚持着开始做,而不是空想却懒得动手,说明我已然是进步不少了。:)
“杂 货篮子”的名字,其实本来没有多大意义。我本来是想把这个blog建成一个物理书评专门站的(!),看来不太现实,毕竟没有物理,人类也很快乐地活了 那么多年,有了物理,快乐没有多很多,倒是我们这种甘受物理罪的人前赴后继地多了不少。我向来是不喜欢学科沙文主义的,不管怎么样,科学并不像以前想得那 么高尚。发发牢骚,我还是觉得要宽容一些的好,嗯。
扯了一通,书归正传:杂货篮子计划分三块,一块是我的个人计划(日志么,总要有点用),第二块是我的学习生活相关,第三块是娱乐相关的(如果不能称之为娱乐,至少也是非工作内容)。我是学物理的,第二块里可能物理类文章稍多一些,诸位看官见谅了:)
以上大概就是我的开场白了,接下来先来几篇以前写的读书笔记之类,看看我的文笔在进了大学之后进步多少吧……
是为序。
“杂 货篮子”的名字,其实本来没有多大意义。我本来是想把这个blog建成一个物理书评专门站的(!),看来不太现实,毕竟没有物理,人类也很快乐地活了 那么多年,有了物理,快乐没有多很多,倒是我们这种甘受物理罪的人前赴后继地多了不少。我向来是不喜欢学科沙文主义的,不管怎么样,科学并不像以前想得那 么高尚。发发牢骚,我还是觉得要宽容一些的好,嗯。
扯了一通,书归正传:杂货篮子计划分三块,一块是我的个人计划(日志么,总要有点用),第二块是我的学习生活相关,第三块是娱乐相关的(如果不能称之为娱乐,至少也是非工作内容)。我是学物理的,第二块里可能物理类文章稍多一些,诸位看官见谅了:)
以上大概就是我的开场白了,接下来先来几篇以前写的读书笔记之类,看看我的文笔在进了大学之后进步多少吧……
是为序。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