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9, 2008

闹市杂谈2

这几天逐渐适应了扭腰市的生活,除了前两天确实扭了一次腰之外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前几天玩的太猛力,这两天就一直宅在家里休养生息,为明天的华府之行攒力气。

总结起来,这一段还是转了不少地方,从第一天的大都会,到哥大,到时代广场,墙街,自由女神和第五大道,再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今天到百老汇上买了明年第一场的《歌剧魅影》的票,还是去了不少以前听说很拉风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见到了很多老同学老朋友,聊天很开心,发现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充满生活情趣,并向LA人民输出了很多现代价值观;还有就是和我家娘子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形而上的沟通,就一些重要问题达成了共识……做到了这些,我觉得扭腰之行是很有意义的。

这两天没有跑远,在哥大附近转了几圈,真正深入到哥大的生活区才感觉到这里和理工大确实很不一样。首先就是有很有情调的小饭馆,其次,书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学书籍,足以滋生各种文青,再次,还有个很大的哥特式的教堂,颇有异国风情。相比之下,理工大虽然也有很优雅的教学楼和很摩登的图书馆,但是只有很难吃的食堂和快餐,很实用主义的书店,而且最近的教堂似乎也在8个block之外了。

在我看来,教堂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首先我不信教,也不会出于一些需要“蒙主召唤,前来蹭饭”。但是来了哥大,见到旁边的大教堂,还是很崇敬的跑进去参加弥撒,而且还很认真的和大家一起唱圣歌——这是我来了美国以后第一次唱英文歌。加州也有很多教堂,但是出于地理原因,教堂不能建得很高,几乎都是平房,所以不会给人神圣庄严的感觉,也不会让人觉得需要崇敬。

说到建筑,以前觉得,只要能住,安全,不会倒就可以了。但是来了纽约才觉得建筑的形状构造之类也很有用,不仅是满足基本硬件功能,也要满足一些软的要求。这点我觉得纽约做的比别的城市好很多。纽约的老建筑,新建筑都有,老房子中,校舍,礼堂,教堂之类都显得高大凝重,让人不由自主的崇拜上帝尊重知识;新楼里面,各种办公楼和百货大楼都用很多玻璃装饰,比如全玻璃外壳和大号的玻璃橱窗,至少让我觉得很有现代感,速度感和时尚感。这一点上,LA由于地质结构的问题,不能盖很多高楼,只能一栋小楼挨一栋小楼的蔓延开来,结果整个城市风格就很散漫,于是大家的生活节奏也就一样懒散。东西海岸的两个城市有不同的风格,似乎也很喜欢互呛,所以在LA的各个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里,怪兽跑过去毁掉的城市经常是纽约,而帝国大厦的鸟瞰图纪念品里,也不忘在一个小角落里画一个点,写着:“~3000miles之外是LA,有3,xxx,xxx人口(比NYC少4,xxx,xxx人)”。

截止现在,我已经在美国前三大的城市都呆了超过一周。夏天在LA,外热内寒,于是感冒一个月,冬天在NYC,外寒内热,于是又感冒了,唯有秋天公差去芝加哥,气候相当宜人,赶上了湖区的红叶,却没赶上湖区的寒风,非常惬意。芝加哥也有它的美,有堪比NYC的高楼,也有类似LA的亮度但却更加温和的阳光(至少在我去的那几天是)。北美三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味道,只是我每每见到这三个城市读书的同学,大家似乎都觉得自己所在的地方缺了点什么,想到对方的城市去看看。这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确实值得学心理的同学们好好研究下,当然也适合我自己反思。不过我觉得,再努力几年,慢慢适应了南加州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许我也会看到LA好的一面吧。总之就是,慢慢来,“人生无非等待”。

12.29
NYC 哥大寝室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哈哈,什么时候来比LA更乡土的旧金山转转萨?

Anonymous said...

哈哈,什么时候来比LA更乡土的SYD转转萨?